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樂當幸福不良媽媽


身為母親,必須放棄自我、完全把孩子當作生活重心嗎?
傳統的教養觀念,真的適合我的寶貝嗎?
身為母親,該像個「婢女」那樣照拂孩子大小瑣事?
還是當個「隨扈」媽媽,提醒自己慢慢放手,讓孩子勇於探索、追尋自我?
該怎麼讓女兒知道:無須外界評斷,「她自己」就是最美麗的存在?

身兼女兒、妻子、媳婦、母親等多重角色,使Antonia開始重新梳理曾經疏忽的母女情誼、和媽媽成為知心的朋友;在丈夫與婆婆面前,勇敢說出自己的教育觀點;和朋友出遊堅持除了妻子、母親的身分之外「我依舊是我」;經過審慎思考後更大膽書寫,分享她顛覆傳統的教養過程!

看了很有感覺的一本書哩~書中某些想法,我自己目前也做不到(或是不會用相同的處理方式),不過就整體來說我和她的觀念挺相近的,所以在看書的過程中會不斷想點頭或是內心大喊「對對對」...來表達認同阿~(笑)

我其實是在看完書後才回頭翻看Antonia的部落格,才知道這本書是她自己自費出版的耶,光是這點我就覺得好有勇氣唷,勇於分享自己有點顛覆傳統的教養方式代表著她可以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

當媽媽真的是門很深的課題,我覺得自己也是,不斷不斷的在調整腳步和想法,以前也會很在意別人的想法,在意別人眼中的這個媽媽,擔心他(她)們會不會覺得我怎麼這樣教小孩,或是小孩出現某些行為或言語時,我會去觀察留意在座的其他人的表情,試著去解讀他們在想什麼...,這些都是壓力阿~最後變得會不自覺的把這些加諸在孩子的身上,可憐的孩子就這樣被緊逼著,很慶幸那只維持了一段很短的時間,想通了,說穿了,就是尊重,尊重自己和孩子,不可能相同的模式可以套在每個小孩身上的阿,尤其是想表現給外在的人看到那所謂「好」(?)的一面,苦了也只有自己,所以現在的我整個放的很開阿,哈哈...期望孩子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由自在的摸索成長著...

突然想起Nana小的時候,曾經因為一些我自認為很莫名的小事被責罵(說真的對於那些自以為是,不懂得尊重誰才是孩子父母的人我很感冒阿),當時我都在場,可是我沒guts在第一時間站出來替Nana說話,回到家後只能懊悔然後氣了個老半天,現在想想很好笑,下次,當面對這種教養方式不同調的人,我想我會挺身而出「謝謝你的好意,不過請你尊重我才是孩子的媽媽。」,真的,在這個資訊爆炸,坊間充滿各式教養書的時代,不要隨之搖擺,做自己最重要,然後提醒自己要有信心、心臟要夠強(我太容易就會質疑自己,怕錯怕不夠好,所以這是喊給自己聽的)。

也謝謝貓先生,他一直都蠻支持我的想法,至少我們還不曾為了孩子的教養方式起爭執,也不會因為孩子做錯事而責怪「妳這媽媽怎麼教的?」, 真的是感恩啦~

後記:
記錄一下,以下幾篇文章,提醒自己有空就回頭翻一下,
*妳可以不分享
*堅持何必動怒
*孩子的爭執
*怕與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