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母乳之路】有總比沒有好

這幾天找了很多有關哺乳的資料,看到了下面一段話:


餵母乳成功的要素有很多:
1.事前的瞭解與準備
2.正確的觀念
3.親人的支持
4.媽媽的愛心與耐心
5.持之以恆,永不放棄


我想我的母乳之路在初期會那麻不順大概就是沒有做好準備(1.)以及擁有正確的觀念(2.)吧!


Nana二週大時,我問醫生她每小時要喝一次奶是正常的嗎?那小兒科的醫生驚到「妳是讓她餓多久了?妳先擠出來看妳有多少奶!不用那麻堅持,不夠就給配方奶,等奶量追上了,還是可以全母乳」(當時因為醫生的責備,我還在出診間後就大哭,哈~現在想來我坐月子當時可能真患有產後憂鬱哩!)。


錯錯錯,我後來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少量多餐是正常的,尤其是初期供需尚未平衡,寶寶也還在學習、吸吮能力也沒有很好。我真該相信自己的直覺的,因為書上說的二種判斷寶寶是否喝到足夠奶水的方式我都有符合,首先就是她的尿量正常,另外體重在二週內回升至出生時體重(Nana出生時3045g,出院時2740g,二週後3100g)。但我當時真的很缺乏信心,因為大家的質疑讓我相信我真的餓到Nana了。


親人的支持也很重要(3.),在坐月子時我為了這事兒跟貓爭過好幾次(也偷哭過好幾次>"<),並不是他不支持我,而是他看我累成這樣很心疼(初期時我不會躺餵),所以他也說不用那麻堅持,加配方奶沒有不好,只要奶水不會斷就好...我依然可以餵母奶,他希望首要的就是我要把自個身體調好。


因為以上總總原因,我改成瓶餵,一切就是惡夢的開始,我並沒有因此得到更多的休息,因為我必須每2~3hrs擠一次奶,每天就變成瓶餵(配方or母乳)Nana ---> 安撫她 or 哄她睡 ---> 找空檔吃飯(當時三餐根本不正常) ---> 擠奶,等所有事做完準備睡一下Nana可能又醒了、餓了,就這樣週而復始,我根本沒得休息,常常一天睡不到5個小時,也很少有機會躺著休息。(現在腰真的很容易酸)


有時連擠奶的時間都沒有(因Nana對配方奶不適應哭鬧,我得花更多的時間照顧她),所以擠奶次數愈來愈少,加上沒有充份的休息,奶退的超級快,在坐月子後期我自己都很明顯的感覺漲奶次數少了。


終於,我嚐到苦頭了,因為現在我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追奶,且太早給奶瓶造成Nana乳頭混淆。


唉~我依然很堅。持。的。想。餵。母。奶。就一股傻勁兒。


我不求全母乳,我告訴自己混餵總比沒餵好,不要放棄,慢慢就會追上的。


所以,別再唸了...
「有奶嗎?」
「要吃啦!不吃妳沒有奶唷!」
「吃這個才會有奶啦!」
「誰誰誰漲奶胸部多大哩!」
「沒有擠嗎?」
「妳一天就擠這樣而已?!」
「吃母乳好啦!現在牛奶很貴...」
...
聽到這些屁話,整天奶奶奶的,很煩。真的。


那份心意才重要。懂不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